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3d打印模具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3d打印模具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3D打印机能自己做模具吗(开模)?
2、根据草图勾出模型轮廓。
3、在3Dmax中建出龙的主体。
4、再建出龙的肢体。
5、再使用3D雕刻软件进行细节雕刻,最后导进3Dmax做最后完善并导出为stl文件。
3d打印模具有出路吗?
模具制造肯定还是有出路的。
目前3D打印冲击比较大的是原型制造。因为原型制造的量比较少,模具制造成本高,时间长。***设要制作1个产品的原型,开模的费用为1000元,时间为1个星期,而3D打印大概可能只需100元,时间为几个小时。
但是,需要大批量生产的时候,比如这个产品要生产1000个,单个产品的模具成品就下降到1元了。
所以3D打印VS模具制造,有一个产品数量的临界点。产品数量少于这个临界点时,3D打印有优势,产品数量大于这个临界点时,模具制造有优势。
3D打印技术全面普及时候模具制造还会有出路吗?
模具制造肯定还是有出路的。
目前3D打印冲击比较大的是原型制造。因为原型制造的量比较少,模具制造成本高,时间长。***设要制作1个产品的原型,开模的费用为1000元,时间为1个星期,而3D打印大概可能只需100元,时间为几个小时。
但是,需要大批量生产的时候,比如这个产品要生产1000个,单个产品的模具成品就下降到1元了。
所以3D打印VS模具制造,有一个产品数量的临界点。产品数量少于这个临界点时,3D打印有优势,产品数量大于这个临界点时,模具制造有优势。
很好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3D打印是什么?
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通俗叫法,与之相对应的,应该是减材制造和等材制造。这是从数学这个本质上对于在制造过程中材料是增加,减少或是不变来构造物体过程的归纳。可以说所有的制造方式,都可以归纳到这三种里面。
因此以模具为媒介的批量制造,可以归纳为等材制造或减材制造的一种实现方式,本身并不能与3D打印对等比较。
当然,一般意义上,把这两者放在一起对比,无非是取模具批量生产,和3D打印无需使用模具便可以直接制作产品这点来说。
”3D打印全面普及”这个前提条件,可以理解为3D打印突破了一些材料速度等局限,开始普遍被应用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即便如此,3D打印与模具批量生产,仍然不会是相互取代,而是相互配合,满足不同类型的需求。
模具制造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大批量生产时代的制造方式。模具号称工业之母。依靠模具,人们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得大量产品。没有模具,一个刷牙塑料杯成本也许能到数百元,还未必好用。有了基于模具的大批量生产,我们花几块钱,就能买到制作精美还有花纹的刷牙杯。
而3D打印,是最近三十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技术。优势在于,可以从无到有的,在一个平台上一次性构造复杂结构产品。哪怕是像蜂窝一样的结构,如下图一样看起来异常复杂的锁链结构,也可以不用拼装,一次成型。颠覆了很多人关于制造的认知。一台3D打印机,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制造工厂,从电脑中的虚拟设计,快速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
当然,受制于材料和成型工艺,目前3D打印的应用领域还比较小。未来随着材料性能的持续优化,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产品制造将来自3D打印。
在到达一定数量之前,3D打印有较大的成本和效率优势。到了一定数量之后,模具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长期来说,模具制造和3D打印,会各自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发挥独特作用,共同构成制造业的宏大体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3d打印模具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3d打印模具设计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