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3d打印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3d打印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电动汽车是不是更适合用3D打印技术制造?
这个问题当然是肯定的。
前些时候,***院副总理在意大利汽车之都-都灵考察了一间神秘的,有着中国背景的智能电动车公司“XEV”,该公司旗下的首款车型「LSEV」***用的就是当下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制造的。
LSEV车身尺寸与奔驰的SMART FORTWO差不多,外观造型机器前卫动感,识别率十分之高。前大灯***取两个相连的“C”造型,点亮效果非常出众。
这辆小车还有大故事,它是从欧盟有史以来最大的科研项目「地平线2020智能电动车」竞标中,击败奥迪,雷诺等传统大车厂获得投资。
这将会是全世界第一款车身内外装饰件使用3D打印技术量产的汽车。不需要传统汽车制造所需要的模具。造型和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而不会产生额外的成本,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柔化生产。没有了模具生产的限制,汽车造型和功能可以不断升级完善,而且成本极低,随时根据市场的反馈更新升级,容错率十分之高。
大众会如何利用AI和3D打印颠覆未来汽车制造?
通过融合人工智能和顶尖的3D打印技术,大众有望颠覆汽车组件的制造方式。目前正在测试的新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汽车重量,而且在为未来车型设计特殊零件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隶属于大众集团,最近更名为加州创新和工程中心(IECC)昨天用电气现代化重新诠释了1962年款Microbus。
此外在本次展示中,大众Type 20概念车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眼球。它的核心元素就是用3D打印的橙色轮毂、两侧后视镜支架、方向盘和其他组件。而且这些产品并非是人类设计的,而是由人工智能在Generative Design过程中所创造的。
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了解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优先考虑的东西--结构强度、易于生产和轻量化设计等等,而且可以通过迭代升级来满足这些标准。这并不仅仅只是***用现有零件并对金属进行雕刻从而制作孔洞设计。而是会考虑到力学原理,因此需要重头设计这些零件的核心结构。
因此最终打造出来的设计和我们对现代工程的期望有所不同。没有简洁的线条和块状结构,人工智能“培训”出来的替代品更像是混合了藤蔓或者树根。虽然看上去比较脆弱,但是测试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所设计的后视镜支架和传统支架基本相同,但是人工智能所使用的材料要少很多。
然而,AI设计并不是大众集团使用该技术的唯一方式。即使只是挑选潜在的候选人来替换3D打印或替代形式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毕竟,现代车辆由数千种组件组成。确定哪些可能是最有效的,如果被替换对人类来说是不可行的 - 因此,大众汽车一直在培训人工智能来标记可能性。
与此同时,IECC团队也在寻找生产这些组件的新方法。在20型概念中,生成设计部件由传统材料如金属制成。然而,大众汽车集团也在寻求所谓的增材制造,其中生产就绪的3D打印物品可以取代注塑或铣削件。
3D打印如何改变汽车制造业?
目前我知道的汽车领域使用3D打印技术的主要就是刹车卡钳,可以带来更好的耐高温表现,并且轻量化表现更好。
今年1月,BMW Individual(宝马私人定制部门)发布了M850i Night Sky定制版车型官图和车型信息,它使用了3D打印卡钳,这些部件比常规8系的轻了30%。
时间再早一些的去年年底,布加迪在沃尔夫斯堡测试3D打印技术制造的制动卡钳,测试温度最高接近1832华氏度(1000摄氏度)。
这个卡钳需要不少于45小时来制造,这个过程包括放入钛粉,用4个400瓦激光器熔化钛粉。3D打印机在结构完成前要使用2313层材料对零件进行热处理,最后用五轴轧机加工表面轮廓。
与Chiron目前使用的传统卡钳相比,3D打印卡钳最大的优点就是足够轻量化,钛3D打印卡钳轻了近两倍。
到此,[_a***_]就是小编对于3d打印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3d打印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