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3d打印的工艺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3d打印的工艺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的主要特点?
3D打印快速成型的技术特点有:
1、制造快速
RP技术是并行工程中进行复杂原型或者零件制造的有效手段,能使产品设计和模具生产同步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研发效率,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极大的降低了新品开发的成本及风险,对于外形尺寸较小,异形的产品尤其适用。
2、CAD/CAM技术的集成
快速成型技术集成CAD、CAM、激光技术、数控技术、化工、材料工程等多项技术,使得设计制造一体化的概念完美实现。
经过快速成型制造完成的零部件,完全真实的再现三维造型,无论外表面的异形曲面还是内腔的异形孔,都可以真实准确的完成造型,基本上不再需要再借助外部设备进行修复。
4、成型材料种类繁多
各类RP设备上所使用的材料种类有很多,树脂、尼龙、塑料、石蜡、纸以及金属或陶瓷的粉末,基本上满足了绝大多数产品对材料的机械性能需求。
3D打印加工特点及加工范围?
3D打印的应用范围涵盖汽车、航空航天、日常消费品、医疗、教育、建筑设计、玩具等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3D打印技术以及它的具体应用范围。
3D 打印技术,也被称为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是一项起源于20 世纪80 年代集机械、计算机、数控和材料于一体的先进制造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三维实体零件经切片处理获得的二维截面信息,以点、线或面作为基本单元进行逐层堆积制造,最终获得实体零件或原型。增材制造区别于传统的减材(如切削加工)和等材(如锻造)制造方法,可以实现传统方法无法或很难达到的复杂结构零件的制造,并大幅减少加工工序,缩短加工周期,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3D 打印技术最早应用于各类原型的快速制造,故在早期也被称为快速原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RP)。早期的3D打印技术由于材料种类的限制,大多使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其机械、化学性能大多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随着材料技术与装备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在终端零件制造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
3d打印技术有哪些优势?
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3D打印技术的优点: 是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节省材料,不用剔除边角料,提高材料利用率,通过摒弃生产线而降低了成本; 是能做到很高的精度和复杂程度,除了可以表现出外形曲线上的设计; 是不再需要传统的刀具、夹具和机床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_a***_]的零件; 是它可以自动、快速、直接和精确地将计算机中的设计转化为模型,甚至直接制造零件或模具,从而有效的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是3D打印能在数小时内成形,它让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实现了从平面图到实体的飞跃; 六是它能打印出组装好的产品,因此它大大降低了组装成本,它甚至可以挑战大规模生产方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3d打印的工艺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3d打印的工艺特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