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3d打印毕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3d打印毕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都很差吗?如果这样本科论文有意义吗?
作为一个高校老师,每年都被本科毕业论文弄得头大😂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整体上真的不高,大部分学生都是为了应付,敷衍了事,真正认真去做的不多!但也有同学很认真去完成的,所以每年会看到一两篇真正做得好的论文!有的同学根本就不当回事,做的实在太差,学校也不能拿他们如何!
其实也可以理解,大四同学都在忙着找工作,忙着实习,很少同学静下心来写论文!另外本科阶段也不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是通识型人才!所以很早就有学者提出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因为这个论文没有实质性意义,反而浪费大量资源!我个人的观点,本科毕业论文应该灵活多样,不一定非得统一的论文的形式,比如一个毕业设计,一个创新的实践,一个调研报告等等都可以,只要学生认真去做了,符合专业的要求,都可以作为毕业论文提交!
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差不差没关系,有意义没意义也没关系!
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是本科生的重要的教育环节和教育内容,课程设置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科研方法、学术论文撰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计算机操作特别是文档编辑能力。
通过毕业论文撰写,掌握基本技能有:如何选题、题目拟订、如何开题、提纲撰写、文献检索,文献综述,论文引用,内容摘要,关键词抽取,论文注释,论文结构,标点符号,文档编辑包括文档规范、文档目录、文档页码、页眉页脚、章节设置、谢辞撰写、脚注尾注、论文查重、打印装订等等。
讲一个事实。
一位大学同学本科发了两篇中文论文,都是一作,在最后的科研竞赛加分中,分别以核心一作和普刊一作加了科研成果的分数,一共是60分*100%+30分*100%=90分。
另一位大学同学本科跟着研究生做项目,最后以第二作者发表了一篇SCI论文,而在学校的科研论文成果评分中,由于第二作者计分仅占50%,因此最终得分是100分*50%=50分。
最终评奖分数相差40分,这在大学的评奖评优特别是本科的保研中是什么概念?大家细品。
从大多数院校以及同学的角度而言,本科生进实验室其实就是学习和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或许感受更重要,通过大学老师、研究生师兄师姐的指导,本科生可以亲手参与实践,体验科研的乐趣和细节,从而培养自己的科研认知与习惯,也方便为研究生工作打下基础。
一方面科研论文可以可以展示出大学生的学术水平、文字功底以及历史背景;另一方面,为什么很多高校教师或者保研、考研时会看重学生的科研水平和经历?因为有了科研经历的学生会更明白研究生期间的任务、工作和过程,从而也更清楚研究生的定位,不会对研究生的生活夸大或者有认知偏差,更能够顺利完成研究生期间的工作。很多人读了研究生一段时间后悔,甚至辍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对研究生的认知和定位不清,于是当他们通过无数考核真正成为一名高校研究生的时候,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就很容易给他们的内心带来不安与烦躁。
能者多劳。
以前在准备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同学校不同老师要求的都不一样,有的老师认真负责会严抓文章质量,有的老师只要求查重率不超标就行,对论文的写作指导并不多。诚然,大三大四都在忙着实习、毕业的事情,还要写论文、找导师,大家都是焦头烂额的。最后写出来的本科论文质量如何,具体还是看学生本人的态度是否认真了。
本科毕业论文目前来看质量的确不是很高,有的甚至是在答辩前一段时间突袭完成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不过,在一些新闻报道或学术期刊中会发现,也并不乏高质量的本科论文。无论质量如何,本科论文毋庸置疑是有意义的。
首先就是在进行本科论文编写的时候可以提高有目的的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并进行加工的能力。
其次本科论文虽然可能学术性不强,质量一般,但在进行论文书写的过程基本的齐全的,这对无论是 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是可以打下良好基础的,会培养一种从现状调查、原因分析、改善建议的工作方式。
最后本科论文的内容一般都是和大学所学专业挂钩,在写论文的过程中也会运用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虽然可能不是啥大问题或者很专业的问题,但这个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对以后会有帮助。
本科论文一般对其所研究对象或研究结果要求没那么高,导致很多人“糊弄”一下就完成了论文,但其实个人觉得还是要认真对待本科论文,因为这毕竟是最后一次进行全面考核的环节,对于本科毕业便直接工作的人来说要更加珍惜这次机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3d打印毕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3d打印毕设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