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3d打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3d打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德国科学家研发的刷新世界纪录的激光分光3D打印系统是怎样的?
虽然大型3D打印物体(例如汽车或建筑物)可能会引发很多关注,但该技术还用于生产微小的多面物体。得益于新的打印系统,后者很快就会比以前更快、更详细地显示出来。如果要3D打印仅几毫米长的物体,并且其中包含的内容仅是毫米的几分之一,那么将熔融塑料从喷嘴中挤出的通常方法将行不通。取而代之的是,有时使用激光来选择性地硬化称为光致抗蚀剂的光敏液体聚合物。激光束依次聚焦在该材料的特定区域上,在此过程中建立了三维结构。
根据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科学家的说法,此过程通常允许每秒数十万个体素的最大打印速度–体素是3D网格中的单个数据点,相当于两个像素中的一个像素,三维图像。尽管这听起来可能非常快,但实际上实际上只有喷墨打印机产生2D图形速度的百分之一。
Karlsruhe的研究人员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同事合作,设计了一种新系统,该系统将通常的一束激光光分成九束。所有这些“子光束”都独立但同时移动,每个子光束聚焦在光致抗蚀剂的不同区域上。结果,每秒大约1000万体素的3D打印速度成为可能。
在该系统的演示中,该团队打印了一个大小为60立方毫米的矩形立方体,但它也具有格子状的内部结构,该内部结构由微米级的特征组成。这总共包含超过3000亿体素,据报道这是一个新的世界纪录。
科学家希望在得到进一步开发后,该技术可以在光学和光子学、材料科学、生物工程和安全工程等领域找到应用。上个月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描述了这项研究。
3d打印用于创新研究有哪些优点?
提高了效率,其一体成形的特点可以用于优化复杂零部件的结构,从而达到减轻重量、增加使用寿命、提升性能等效果的优点。 3D打印技术,即增材制造技术,可以通过不断叠加和粘合材料层,从无到有地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功能部件。
我国3D打印行业如何缩小与欧美先进国家的差距?
小编觉得
目前,国内3D打印产业在北京市、浙江省、湖北省、广东省、陕西省得到较快发展。
北京市: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研发和生产服务的企业达70家以上,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超6亿元;浙江省:位于浙江省的先临三维是这个3D数字化和3D打印第一股,据业绩快报显示,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达4.1亿元;湖北省:共有数十家增材制造(3D打印)相关的企业和研发机构;广东省:从事3D打印业务的企业超过400家,拥有多个3D打印产业园;陕西省:从事3D打印研发、生产的企业超过70家。
此外,3D打印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的支持,在此背景下,3D打印产业园不断涌现。目前,国内3D打印产业园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而中部地区也有形成产业集聚区。此外,青岛等地有3D打印产业园在建项目。
尽管许多地方都在加快上马3D打印项目,但是,国内从事3D打印技术研发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还处于“小而零散,各自为战”的状态,3D打印的产业化还需一个漫长过程。对此,要加速3D打印行业的发展,缩小与欧美先进国家的差距,政策上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快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要从政策上提升3D打印的战略地位,要抓紧制定3D打印技术路线图、3D打印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推动完善3D打印技术规范与标准制订。
二是成立国家级机构统筹3D打印产业发展。筹建类似于美国AMC的各方参与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需对接平台,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帮助3D打印企业探索成功的商业盈利模式。
三是鼓励企业原始创新,加大技术产业化的支持力度。***要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多在产业技术革新上下工夫,使3D打印在产业化、[_a***_]化方面形成生产力、即战力。因此要有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的政策,特别是鼓励原始创新的政策。
从我在媒体跟踪报道3D打印领域7年的观察来看,首先3D打印是一个非常大和宽的概念,因为到目前为止有7大类技术,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材料,具体的应用场景更多,所以我国在3D打印领域目前看可能比欧美国家弱一些,因为他们这些国家的公司起步要比我们早,比如美国的3D system,德国的EOS,但是从发展速度来看,咱们国家的发展速度应该是比欧美快的,因为我们有全球最大体量的制造业,有更复杂的应用需求和场景,对于欧美来说,可能有几个大品牌的方案就基本能满足他们的的大部分需求,但是在中国,几个大品牌来覆盖所有需求基本不太可能。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国内3D打印和欧美国家的差距一定会不断缩小,至于如何缩小,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前面有老师提了人才培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非常重要,至于短期的方法,一定要在应用端做文章,应用端需要专业软件、设计优化、工艺适配等诸多问题,硬件本身的门槛没有那么高,材料是有门槛的,但是前面提到的门槛更高,所以建议从业企业首先要建立一个能对接应用的体系平台。
作为一个研究生,专业方向是3d打印,以后工作好找么?
现在有专门开设3D打印的研究生了?3D打印有好几个方向,大致可以分为:1、3D打印机的操作,2、3D打印机的研发,3、3D建模设计、4、材料研究。不知道你学的是哪方面。
3D打印机的操作,这个其实不用专门开课学习,在3D打印的企业跟着学习一段时间就可以,这个主要是经验的积累,同样的设备,老师傅打印出来的东西比学徒要好,即便99%的工作都是3D打印机完成的。
3D打印机的研发,这个需要有工程机械方面的知识。目前入门级的桌面级3D打印机已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了,自己买零件,也能组装出一台来。高端的桌面级3D打印机和工业级的3D打印机技术含量就高一些,需要有专业的知识,这个方面还是蛮有前途的。
3D建模设计,3D打印需要有3D打印机、3D模型和材料,缺一不可。3D建模设计就是通过软件,创建3D模型。塑料掌握模型是第一步,还需要了解工艺、材料,是非常综合的应用了。做得好就是设计师,做得不好就是画图仔。
材料,目前3D打印的材料缺口非常大,不是说量不够,是需要性能更优异的材料,使得3D打印件可以应用于更多的场景。这需要化学方面的知识。也是非常有前途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3d打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3d打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