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3d打印医疗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3d打印医疗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3D打印技术怎么适用在医疗?
工业4.0时代,3D打印技术以乘风破浪之势为各行业开辟全新的生产模式。在医学领域更是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和临床实践,特别是3D膝关节骨缺损的打印技术、股骨头坏死、颈椎、腰椎疾病等骨科领域,帮助许多不能正常行走的患者重新站立行走“走回”健康生活。随着医疗的发展和国家医疗保险政策的实施,3D打印机需求将急剧增加。当医疗遇上3D打印,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3D打印在医学领域又能有哪些应用呢?
1、药物
通过在3D打印机中加入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3D打印机可以合成用户所需的药物。这将大大降低药品生产成本,减轻患者负担。
3D打印技术对药物制造的影响主要有4个:实现药物活性成分的个性化定制;剂量的个性化定制;形状的个性化定制;使药物拥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改善药物的释放行为,从而提高疗效降低药物副作用。
2、医疗模型
医疗3D打印机模型允许医生在手术前直观地看到手术部位的三维结构,并帮助医生***手术***。特别是对于复杂的手术,它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3、植入物
个性化定制人工骨骼在临床应用中的需求特别大,因为人体骨骼形态不规则,个体形态差异较大。有实验收集临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例和常用胫骨平台钢板CT数据,骨折三维重建、虚拟复位,建立钢板三维模型库,然后进行内固定方案的数字化设计。3D 打印技术可以成型微小复杂结构,在植入物应用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D打印骨折复位模型和钢板模型,3D模型按数字设计内固定方案进行模拟手术,结果显示3D打印技术结合数字化设计可有效提高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植入效果。
4、组织、器官
3D人造器官打印机分为喷墨人造器官打印、微挤压成型人造器官打印和激光***人造器官打印,根据其工作原理,这三种打印机在打印再生组织和器官方面各有利弊。
虽然目前有生物3D打印器官并非功能完整,结构完整,但在药物筛选测试、疾病研究领域已经开始发挥作用。***用3D打印的器官和组织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筛选成功率。
5、口腔
3D打印的数字化口腔技术为牙科行业带来了高精度、成本低、高效率的优点,以及符合标准化生产链相符的口腔数据。减少医生手工制作模型,义齿等牙科产品的时间,将精力回归到口腔疾病的诊断和口腔手术本身。
爆发式生长机遇下,3D打印医疗如何发展?
3d打印,我觉得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模,一方面是生产。
建模主要是通过扫描患者好的器官,进行对症处理,比如说髋关节,可以通过扫描他好的髋关节来进行建模镜像处理。也比如说牙齿,或者是人体植入物体的处理。建模这块主要有医院来进行完成。建模这一块,主要有医生来进行完成,可以通过ct数据直接输出模型。但是要对医生进行一定的3d打印知识的培训。
建模完成之后,可以对模型进行处理,这个时候就是打印过程的前期处理,比如说一个骨骼,我们可以通过镂空处理,减轻整体打印的重量。还可以在骨骼表面附加小孔增加人体组织的依附性。
至于植入物的生产,要看患者的不同情况,到底是用钛合金还是用其他合金材料。还有一种可行性方案,就是3d打印出来模具通过注塑等工艺来生产相应的植入物。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医疗准入的情况,这个是要根据医疗管理部门,医院和厂家深度沟通才行。
到此,[_a***_]就是小编对于3d打印医疗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3d打印医疗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