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3d打印设计包含哪几个方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3d打印设计包含哪几个方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3D打印设计说明?
3D打印的设计过程是:先通过计算机***设计(CAD)或计算机动画建模软件建模,再将建成的三维模型“分割”成逐层的截面,从而指导打印机逐层打印。
设计软件和打印机之间协作的标准文件格式是STL文件格式。一个STL文件使用三角面来大致模拟物体的表面。三角面越小其生成的表面分辨率越高。
3D打印过程中包括哪些内容?
事实上,3D打印过程是以3D立体的形式表达你设计的零件模型,然后将数字模型导出到3D打印机,打印出实体模型,因此,3D打印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获取模型,然后是模型的3D打印,最后是后处理。
获取模型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自己设计,使用三维软件建立三维模型;第二种是对现有物体进行三维扫描重建,目前3D扫描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通过手持3D扫描仪轻松地扫描出人脸、牙模、汽车等模型;此外,这个网络模型库应该是世界各地3D打印爱好者们上传的最棒的工具。比如:南极熊、3D打印虎、thingiverse等。
获取模型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自己设计,使用三维软件建立三维模型;第二种是对现有物体进行三维扫描重建,目前3D扫描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通过手持3D扫描仪轻松地扫描出人脸、牙模、汽车等模型;此外,这个网络模型库应该是世界各地3D打印爱好者们上传的最棒的工具。比如:南极熊、3D打印虎、thingiverse等。
这就以纵维立方Mega Pro的FDM打印为例,在得到打印模型后,打印时要注意的是要做模型检查,在导入模型之前先用STL编辑软件Magics等检查模型,特别是网络模型库下载的模型,看有无缝隙或者坏边等缺陷及时修复,然后对模型进行编辑,进行相应的修改。
应该注意的是,当导入模型时,应该考虑模型的形状和角度。如果遇到悬臂结构或结构外倾角大于45度时,就需要增加支承结构。支撑结构可以保证模型的完整打印,但会牺牲表面质量,如果放模不当,将需要加支撑。第三,设定切片参数,将模型导入软件直接进行切片操作,例如开源的Cura软件,设定高度、长度、打印速度、填充率等。
3d打印的实现过程包括?
3d打印经过这几个阶段:
1、三维设计
先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建模,再将建成的三维模型“分区”成逐层的截面,即切片,从而指导打印机逐层打印。
2、切片处理
打印机通过读取文件中的横截面信息,用液体状、粉状或片状的材料将这些截面逐层地打印出来,再将各层截面以各种方式粘合起来从而制造出一个实体。这种技术的特点在于其几乎可以造出任何形状的物品。
3、完成打印
三维打印机的分辨率对大多数应用来说已经足够(在弯曲的表面可能会比较粗糙,像图像上的锯齿一样),要获得更高分辨率的物品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先用当前的三维打印机打出稍大一点的物体,再稍微经过表面打磨即可得到表面光滑的“高分辨率”物品
3D打印加工特点及加工范围?
3D打印的应用范围涵盖汽车、航空航天、日常消费品、医疗、教育、建筑设计、玩具等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3D打印技术以及它的具体应用范围。
3D 打印技术,也被称为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是一项起源于20 世纪80 年代集机械、计算机、数控和材料于一体的先进制造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三维实体零件经切片处理获得的[_a***_]截面信息,以点、线或面作为基本单元进行逐层堆积制造,最终获得实体零件或原型。增材制造区别于传统的减材(如切削加工)和等材(如锻造)制造方法,可以实现传统方法无法或很难达到的复杂结构零件的制造,并大幅减少加工工序,缩短加工周期,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3D 打印技术最早应用于各类原型的快速制造,故在早期也被称为快速原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RP)。早期的3D打印技术由于材料种类的限制,大多使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其机械、化学性能大多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随着材料技术与装备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在终端零件制造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3d打印设计包含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3d打印设计包含哪几个方面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