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3d打印发动机模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3d打印发动机模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3D打印一个合金普惠PW6000发动机模型需要多少钱?
真不明白悟空问答里怎么总是有这么多这种前言不搭后语的波大无脑问答冒出来。我也是醉了!3D打印是要按照材料重量来收费的,还要看材料的成本,比如尼龙材质,最便宜的是3元左右一克,航空钛合金材质,比例再大一点,那可就是天价了!您要打多大的一个发动机模型?几比几的比例???重量多少???什么都没说清楚就冒出来这么一句,谁能回答得了您呢???
3D吸气发动机跟涡轮发动机哪个好?
3D吸气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各有优势,具体哪个更好取决于你的需求和偏好。
3D吸气发动机是一种***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发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等优点。它***用直接将燃料喷射到空气中进行燃烧的方式,因此具有更高的燃烧效率,同时能够减少废气排放和噪音。这种发动机适合用于小型飞机、汽车和其他移动设备,因为它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燃油经济性。
涡轮发动机是一种利用旋转的机件自穿过它的流体中汲取动能的发动机形式,是内燃机的一种。它通常用于大型飞机、船舶和车辆等需要大量动力的设备。涡轮发动机具有较高的推重比和功率质量比,能够提供更多的动力。同时,它也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和排放性能,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如果你需要一种轻便、高效且结构简单的发动机,那么3D吸气发动机可能更适合你;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动力和更高的推重比,那么涡轮发动机可能更适合你。最终选择哪种发动机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偏好。
火箭发动机完全使用电池推动燃料泵可行吗?
液体运载火箭发动机的燃料泵通常***用燃气发生器或者预燃驱动,即依赖燃料燃烧提供动力。***用电动机驱动涡轮泵早有研究,但最早把它用在实用运载火箭上的,并且能使用3D打印技术,是“电子号”。电子号火箭开创性的完成了电泵火箭的全球首次商业发射,将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今年全球第90次航天发射,11月11日中午在新西兰成功完成。
这是以超低发射价著称的“电子火箭”首次商业发射,也是发射商火箭实验室总计第3次发射。
它的最大特点是发射总价低。超低成本,短小精悍——电子火箭身高17米。起步价490万,一般在500万~600万美元区间,有效载荷在150~225公斤之间,可以将150公斤载荷部署到500公里高的太阳同步轨道。
目前SpaceX猎鹰9号复用火箭发射价3500万美元,尽管平均每公斤发射价1535美元,远远低于电子火箭每公斤发射价21777美元,但每次发射总价两者还是整整差了7倍:500万美元<3500万美元
“电子”号火箭是世界上首个***用电驱动推进剂泵的火箭,也是全球首个***用3D打印发动机的火箭,意在为小卫星市场带来高频率的专用发射机会,消除目前搭载发射方式所受到的发射时间和发射轨道等种种限制。
“电子”号火箭是一款小型二级运载火箭,全长17米,直径1.2米,起飞质量10.5吨,500km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50kg,也可以将比较重或较轻的卫星送入较低或较高的轨道,例如45°倾角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为225kg。火箭一级***用9个卢瑟福发动机,二级***用1台真空型卢瑟福发动机。
而传统火箭发动机需要利用燃气发生器内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作为工质驱动涡轮旋转,以此带动推进剂泵旋转,从而实现推进剂增压。卢瑟福发动机取消了燃气发生器、涡轮及大量管路阀门,增加了电池组、逆变器和电动机,利用电动机带动泵旋转。
- “电子”号火箭***用微型航电系统和箭载计算机系统,***用先进的FPGA构架,在保持硬件通用化的同时,能够实现大规模功能定制,相应航电系统仅重8.6kg。火箭各级电子系统***用模块化硬件结构,只需对其进行编程就可完成不同功能定制,可大幅减少硬件改动,缩减生产制造周期。火箭上面级的设计可实现载荷集成模块与主要***组件的有效断开,突破即插即用技术,在数小时内即可实现集成或替换,进而满足火箭高密度、快速发射需求。
新闻里说外国的科技公司都能3D打印出枪械了,是真的吗?
首先感谢邀请,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好解答。3d打印从1983年美国人开始,到医学使用,航天使用。它的快速是很久之前就体现的,3d打印实际上并不属于什么高大上到无以复加的科技,因为简单来说,只是一种[_a***_],通过精确堆积的挤出物成型技术,不管你是玻璃,塑料,生物分子,食物,细胞,金属。只要是堆积挤出物与固合物形成预设所需要的物体,就属于3d工艺,当3d挤出堆积与cnc的切削工艺复合在一起,能形成很强的生产技术能力。
3D打印技术是增材制造技术的俗称,是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通过三维设计数据***用材料逐层累加,以及激光烧结、光照等固化手段制造实体的技术。目前在军事工业的应用已经开始了,包括在视为高端的航空航天制造领域,而且在核心设备上已有应用,比如涡轮发动机的叶盘组件、火箭发动机的零件、钛合金加强框等结构件。因此说来,国外的科技公司3D打印出了***,技术层面这其实并不算是新闻了。
但这些新闻的背后,值得关注的在于,这是用“民间技术”打印出的(而非军用级别的技术)。虽说,有的是塑料材质,可使用的寿命也只有打两三发***就报废了, 但与此同时又有尝试使用金属材质来3D,寿命上达到了50发不卡壳。虽说这样3D打印出的***,与常规生产的,有着非常大的寿命差距。但隐患之处在于,这无疑是技术上的扩散,这种3D打印***的技术扩散,无疑会是科技的双刃剑,会给治安带来隐患。
3D打印,无疑是降低了***技术门槛,3D打印机,在互联网上就可能接触到的3D CAD等模型图纸,虽然寿命是很短了,但无疑是还具备发射能力的,是有一定杀伤的。而且现阶段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装配的安检仪器绝大多数是以检测一定量的金属作为技术支撑对违禁物品进行检查的。这样3D打印出的,无疑会让这些案件手段变得形同虚设,而且3D打印又是可以控制打印枪支体积的大小,包括形状上,这都会造成***的隐蔽性强了,检测检查难度加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3d打印发动机模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3d打印发动机模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